湖北十堰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故事
身处变动不居的大时代,形态纷繁复杂的各式"迁徙",似乎是不同地域、身份和阶层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宿命。身处变动不居的大时代,形态纷繁复杂的各式"迁徙",似乎是不同地域、身份和阶层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宿命。虎年新春伊始,在鸡鸣四省(鄂豫陕渝)的湖北省十堰市,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数以十万计民众正满怀惆怅地收拾行囊踏上移民之路;在号称"中国西雅图"的西安阎良区,飞机城周边的村民憧憬着有一天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变身产业工人;在一年半以前遭受三鹿事件重创的奶源大县河北行唐,下至个体奶农上至政府官员,则仍苦苦求索产业重振与经济转型的出路。我们既关注大开大合的国家战略与区域规划,也关注这些战略与规划的背景下,各类规模的经济板块乃至基层县市正在发生的种种躁动与变迁,以及相伴而来的趋势、机会和问题 毕竟,后者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2月13日,大年三十,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兰家岗村,大雪飞扬,天寒地冻。58岁的村民龚华盛一家,跟村里300多户乡亲一样,正忙碌着准备在家乡的最后一顿年夜饭。过完这个新年,龚华盛和兰家岗村1200多名南水北调中线库区试点移民,将集体迁到400多公里外的湖北省潜江市广华农场,开始新的生活。这顿年夜饭很丰盛,十多个热气腾腾的菜摆满了一桌子,还有白酒、黄酒和各种饮料。厨房里龚华盛的老伴在烹制一道"压轴大菜" 香煎汉江野生翘嘴白鱼,她知道,搬走之后,家里人恐怕很难再吃到这么好的鱼了。龚华盛更是恋恋不舍。"这个年过得年味要浓一些,咱们要把年味一起带走,这是我们思念家乡的根啊。"他说。按照与郧县政府签署的协议,今年8月份最后一茬小麦收割后,柳陂镇兰家岗村村民必须全体搬走。郧县,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是公认的"库区第一县",民间有"一库清凉水,半库在郧县"之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170米后,将淹没该县10个乡镇(场)和47家企业,涉及人口近57000人,占此项工程十堰市近18万移民的近三分之一。南水北调办公室已经将2010年作为整个工程"3年决战"的起始之年,而移民工作的进展是否顺利,又是"3年决战"取胜的关键。柳陂镇地处汉江之滨的丹江口库区,是郧县与十堰两城区的结合部,东距郧县县城5公里,南距十堰市区15公里,209国道和十(堰)漫(陕西漫川关)高速公路横穿而过,素有郧县"南大门"和十堰城区"后花园"之称。在柳陂镇穿街而过的209国道两旁,随处可以看见"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做好移民工作"宣传广告牌。移民工作难做,是所有基层移民干部的共识。柳陂镇政府武装部部长李先进正月初七一上班,就和其他很多镇上的干部一样,陆续进村驻队,每天都在移民站里忙碌,上班还不到3天,他就感冒了。据了解,湖北省政府早就给郧县下了"死命令",所有移民必须在2009年底前签署协议,一旦不能落实,县委书记和县长就地免职。为此,县政府已把县机关及各级部门的柳陂籍干部,都抽调回乡协助动员工作。据说,有些去年底没有完成任务的干部,索性就在"包干对象"家的院子里搭上帐篷,等待外出务工人员春节一回来,马上进门开展工作。但是数万移民故土难离。他们要告别的不仅是有形的房屋和田地,更有多少代人积累的人脉和多少年来已经习惯的生活,心中的苦衷和失落,外人难以想象。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加上自然条件适宜,柳陂镇蔬菜种植业发达,是十堰市有名的"菜篮子",也是全市首富乡镇,而兰家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菜为生。龚华盛一家的蔬菜大棚就在209国道边上,他自己到镇上一家企业上班,平时并没有太多时间打理,去年一年卖菜还是挣了几千块钱,村子里收成好的菜农们,去年平均收入2万多元。龚华盛说,去年曾有村民到潜江市广华农场看过,回来说那边土地没有老家好,除了粮食,很难种植其他农副产品,大家心里都不愿意走。不过,去年年底前,兰家岗村村民还是都签署了移民搬迁协议。也有不少村子因为对拆迁补偿方案不满意,或补贴资金未及时到位,与政府之间爆发过尖锐的矛盾,去年有一次激动的村民们就把下乡检查移民工作的郧县县长堵在一家饭店里,一度造成国道交通堵塞。目前,郧县移民补偿金主要包括房屋及附属建筑物、青苗、零星果木、坟地等项补偿,以及相应的搬迁补助费,实际补偿金额每项从数千元到2万多元不等。与兰家岗村毗邻的垭子村一位村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家原来自建的两层面积达200平方米的楼房,按照搬迁补偿标准,每平方米政府才补偿450元,整幢房子只能拿回大约9万元,而按照市价,他们觉得这个房子至少能卖到14万元左右。这是50年来郧县百姓经历过的第二次大规模水利工程移民了。早在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兴建时,建于隋唐的"郧阳府"老城区举城搬迁,全县占用和淹没了20万亩良田,11万人在荒地上重建家园。现在南水北调工程要求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郧县县城又将失去四分之一,5万多名移民中,有不少家庭是二次搬迁。郧县县城东岭街居民王桂兰,现年63岁了,上次大搬家时她还是个小孩子,至今她一家四口仍住在23平方米的动迁房里。王桂兰说,50年前建水库淹了家里的房和地,当时郧县政府出具过加盖公章的正式证明,承认欠她家住房5间。但几十年过去了,这间动迁房已成危楼,家里人口多了不够住,只好再到外面租别人的房子住,类似的历史欠账让人心有余悸,很多群众都不想再搬了。按原计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时间是2010年,由于移民难度巨大,有关方面已宣布丹江口大坝工程将于2013年完工,2014年向北京供水。春节期间,《中国经营报》记者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放眼望去,水天相接,烟波浩淼。后来乘船到达水库深处,船工打上一盆清澈透明的库水,说这水可以直接饮用,记者试喝,果然甘冽爽口。资料显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由十堰的丹江口引水至京津,主体静态总投资1105亿元,输水干线全长1427公里,供水范围包括京、津、冀、豫4省市。为这项惠及华北上亿人口的浩大工程再度做出牺牲的郧县,已规划在汉江对岸的茶店镇长岭兴建新城区,安置移民和受影响企业。将来一条新的汉江大桥、一条连接十堰市区的汉江大道,加上城关、柳陂、茶店3个镇,形成"一江二桥三镇"的发展新格局。借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力,郧县积极寻求与调水受益区的合作,去年他们与天津和平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6个投资项目,吸引资金2亿多元。十堰市下辖的县级市丹江口市亮出了"中国水都"的品牌,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成纯净水生产基地,并打算将"南水北调"作为商标注册。十堰与成都、重庆、武汉三大城市相距都不足500公里,"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三张好牌,加上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品牌效应,当地政府不仅要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还雄心勃勃发出建成"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誓言。目前,十堰已建成大小水电站189座,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永恒之塔开服一条龙服务成为湖北第二大水电基地。尽管东风汽车总部早已迁至武汉,但十堰的汽车产业集群继续成长,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00多种车型每年50万辆的产能,汽车工业总资产达上千亿元。不过,这一切跟龚华盛一家未来的生活很难说有什么关系了。吃完最后一顿在老家的年夜饭,收完今年最后一季小麦,他就要带着全家6口和所有能带走的家当,踏上前往异乡之路了。南水北调移民,是我国继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工程移民。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是中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需动迁安置总人口约33万人,其中湖北省18万(主要在十堰市),河南省15万。在我国水利移民史上,33万人的移民量或许算不上惊人,但从强度来看,十堰市去年年底已完成7.38万外迁移民工作,今后两年内还要移民10万人,而三峡工程移民100万人,举全国之力也足足花了18年。每年冬天,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粗硕的钢质管道,都会沿着城市中时常干涸的一条径流,把暖气送到数百座老厂房、学校、医院和职工宿舍里。近半个世纪前,为了在"大后方"建设中国二汽(第二汽车制造厂,后来改名为"东风汽车"),数万人从国内各地举家迁入湖北十堰这个深山小镇,其中位于吉林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就贡献了全厂1/3的干部和技术骨干。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为壮观的一次产业迁徙。直到今天,这座城市的大多数居民都还是来自于东北、山东的汽车工人和他们的后代。因此,供暖管道作为典型的北方特征,被永久地保留了下来。但在十堰市高新区白浪中路的一个新小区里,37岁的唐银耀却享受不到这种福利,2010年春节一场大雪不期而至,他和家人全靠空调取暖。传言终于在2006年5月成为现实。继2004年在襄樊设厂后,东风汽车正式"迁都"武汉。随之而来的是,历来是企业福利之一的供暖管道,没能再往前几步通到唐银耀家所在的新小区,尽管作为东风汽车客车部的技术工程师,他已经为这座城市曾赖以搏动的"心脏"服务了近20年。如果不是东风汽车的存在,十堰或许只是一个镇而非一个市。曾在行政上隶属湖北省郧阳地区郧县的十堰"镇",北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据说上百年前,人们在秦巴山中的百二河和犟河上筑起十座堤坝,蓄水浇地,"十堰"因之而得名。到了上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个地方比较形象的说法依然是:只有一间打铁店,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足以传遍整个小镇,这就是十堰全部的工业基础。 1968年东风汽车这个国企巨无霸的到来,不仅为当地输入数十万外来人口,带来了庞大的就业需求,还拉动了整个城市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至今这一行业仍然是十堰引以为豪的资本和未来发展的基石。更令外地人咂舌的是,当时在这个弹丸之地,重点高中就有3所,三甲医院就有4所,其中不少是冠以"东风汽车"名义的子弟学校和附属医院,与省会城市武汉相比毫不逊色。正因如此,到上世纪80年代,十堰在全国小康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六;上世纪90年代,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揭晓,十堰排名第22位,与武汉、西安、郑州等历史名城分庭抗礼。即使在2006年,十堰仍然在全国各城市经济排名中位列湖北省之冠。伴随着东风汽车总部的搬迁,这座因车而建的城市失去了什么?或许不仅仅是无形资产、投资热情,夏至就要热力PK 魔域口袋版掀全民,以及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溢出和税费减少等等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财经作家汪在满在他的《中国城市命运》一书中这样写道:前些年,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把十堰排除在外,后来的"一江两线"把十堰作为"汉十线"的尽头,在湖北省的整体发展格局中,十堰日益落入"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尽管日子艰难,但当时的市委书记赵斌一直对自己的"拳头论"深信不疑,就是以"山、水、车"为依托,用好武当山的旅游资源,整合南水北调所连结的京津经济圈的资金、传奇开服一条龙服务技术等要素,继续保持汽车和配套产业地位。在2008年湖北"两会"上,传奇开服一条龙服务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当选为湖北省副省长,这似乎表明了十堰市在湖北的地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不济。事实上,就在东风汽车总部迁出当年,十堰市全地域财政收入仍然同比增长18.3%,其中主要是县域经济尤其是水电产业对税收的增长拉动,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至于武当山,这个在1984年就提出要修建机场的地方,终于在26年后等到了好消息。2月23日,十堰市发改委人士透露,十堰武当山机场场址已获国家民航局批准,将于今年开建,力争3~4年完工。